推荐榜 短消息 big5 繁体中文 找回方式 手机版 广 广告招商 主页 VIP 手机版 VIP 界面风格 ? 帮助 我的 搜索 申请VIP
客服
打印

我眼中的岳飞之死

我的理解还是,岳飞在政治上太过于幼稚。皇帝的心理不懂,结局是必然的。

TOP

28,29楼的说法很有见的.大多数人了解的岳飞来自"岳飞传",这书本身就不是正史,而是流传于民间的话本.
岳飞之死应当放在当时的历史大环境中,是一种政治斗争的结果.
其实历史上有很多英雄人物都倒在政治斗争下,英雄的本事再大,在政治斗争中也不可能对抗一个势力.
与岳飞相似的还有抗倭英雄戚继光,戚继光能成就丰功伟业靠的是张居正的支持,张居正死后,戚继光自然也风光不在,只不过他比岳飞稍好些罢了
本帖最近评分记录
  • ssTory 金币 +6 回复认真,鼓励! 2009-6-11 13:49

TOP

假使大多数人了解岳飞的事迹是来自<<宋史 岳飞传>>的话,兴许情况能更好一些.

因为岳飞传的内容,基本采用的是岳家家人的家传,有些部分细节是人为制造了夸张,比如岳飞老家发大水,他妈带他过黄河这种事情.事实上岳飞出生那一年,黄河没有发过大水,这个记载是错误的.有些细节是真事传说走样了,比如"忽一夜金牌十二",实际上是一月之内,朝廷降下了23道省札(国防部文件或者通知)与御札(皇帝本人的命令).平均约一天多收到一札,这个频率是不高的.

但是总体来说,该传中的基本内容,大致都与其他原始史料对应,尚没有很大冲突.

问题就在于,从<<宋史 岳飞传>>到小说<<说岳全传>><<说岳后传>>的跨度太大,尤其是小说<<说岳全传>>在群众中影响力非常之大,以至于大家都以为小说里说的都是真事.

这种情况与<<三国演义>>和<<三国志>>的差距一样,都是市井文化发达的缘故,结果大家把娱乐作品当成了真实历史了,历史记载反倒被大家忽视.

TOP

讲到底,岳飞他呀是吃了只看兵书不讲政治亏,不知道哪个讲的,瓦罐难离井沿破,将军难免阵前亡,这是天大的误解!!其不知,将军决战何止在沙场,没有成熟的政治头脑一样是不能走的太远的,因为战争也只不过是政治的一部分或是另一种形式而已,岳飞他是军事天才,这样天才在当时的环境中,是不可能得到有力的盟友的,也不为上位者所信,其结局难免祸在自己,远及子孙,悲剧收场,让人郁闷不已.
本帖最近评分记录
  • 周郎 金币 +4 回复认真,鼓励! 2009-6-14 10:03

TOP

岳爷错就错在太单纯了,至于死因历史上的百家已经分析的很清楚,在一个动荡的年代单凭一腔热血是很难不被遏制的,将军也得会政道,意气行事的例子可以参考下彭老总

TOP

很多不同性格的人成就了历史,如果岳飞是一个为自己着想的人,他就不是岳飞了

TOP

如果社会上没有昏君和小人 那这个世界就不叫社会了

TOP

其实相比一下韩世忠,岳飞死的并不冤枉。
    首先,韩世忠对于新皇帝赵构死心塌地,忠心不二,言“只知有建炎,不闻有其他”;而岳飞始终坚持着要“知道黄龙府,迎二帝还朝”,这让好不容易当上皇帝的赵构往哪里摆。
    其次,在秦桧诬陷岳飞的案卷中也有韩世忠的份,他得知消息后跑到皇帝那里脱光衣服,向皇帝讲述他为了大宋所受的每一道伤痕的来历,并痛哭流涕,向皇帝忏悔,看到这些皇帝哪里还好意思动手。但是岳飞得到韩世忠的提醒后还认为皇上自有圣裁,并认为自己并没有犯过任何罪行也无过错可认,殊不知欲加之罪,何患无辞!
    最后,韩世忠经常聚敛财富,购买田宅,其实效法古人自污之法,使得君王认为自己贪财好利,并无远志,从而放松警惕。但是岳飞本人为官清廉,手下的岳家军也训练有素,军法严明,深得百姓爱戴,自然引起了皇帝的猜忌,要先除之而后快。
本帖最近评分记录
  • 周郎 金币 +8 回复认真,鼓励! 2009-6-14 10:04

TOP

是啊,以岳飞一人之力挑战当时的社会大环境,后果可想而知。

TOP

宋时宣传岳飞,无非是吹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,就是算冤死的也可以万古流芳。在那个时而言,岳当时虽然功高盖主,其实实力不足以抗衡两个国家。违抗君令,则失去政治上的号召力,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,没有了根据地和后援,孤军深入是兵家大忌。若割据一方则腹背受敌,搞不好还千古骂名,所以他的死是必然,也是无奈。
本帖最近评分记录
  • 周郎 金币 +4 回复认真,鼓励! 2009-6-14 10:04

TOP



当前时区 GMT+8, 现在时间是 2025-7-3 09:44